论坛文集
李清照词集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 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 .. |
有关农历四季月份的有趣别称及月份别称
1、农历四季的别称 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 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 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 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 2、以花 .. |
元好问词《摸鱼儿·雁丘辞》赏析
元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 .. |
古典诗词学习资料总汇之五
我们今天就用平仄诗三十八句口诀表来复习下,格律诗的格律。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一个复习 学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color] [color=#000000]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 |
屈原全集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 .. |
对联的主要平仄格式
[size=3] [/size] [size=10]平平仄仄平平仄 [/size] [size=10]仄仄平平仄仄平 [/size] [size=3] [/size] [size=10]仄仄平平平仄仄 [/size] [size=10]平平仄仄仄平平 [/size] [size=3] [/size] .. |
什么是平仄?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 .. |
诗歌的隔与不隔
[align=center][/align]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诗歌时曾谈到了诗歌的隔与不隔的问题。他举例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 .. |
入声字的辨别方法
(一) 利用工具书查找 一些工具书,往往注明某字在中古所属的韵部。这就为我们提供了查阅的便利。例如旧版《辞海》就是这么做的,可以利用。前文所说的《诗韵》、《佩文韵府》以及今人所编的《诗韵新编》等书, .. |
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
江淮官话、吴语、粤语、湘(新派湘语)、闽、客家、赣六大方言均保留入声。其中粤、闽、客三方言中保留了[-t][-k][-p]三个辅音韵尾。 虽然我们提倡用新韵,但是我觉得还是对古代的入声字应该有所了解的。因 .. |
古典诗词学习资料总汇之四
古典诗歌的修辞: 古典诗词讲究意蕴含蓄、语言凝练,故诗人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创造意境,修辞手法的运当普遍的。今天我们先讲一部分,这部分是我们最常 .. |
诗联墨苑版块“赞歌献给党,赞歌颂祖国”诗歌大赛通知
中企互动平台诗联墨苑版块喜迎党的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从即日起开展“赞歌献给党,赞歌颂祖国”诗歌大赛活动。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向党和祖国唱出心中的赞歌吧! 一、诗歌主题 歌颂党,歌颂祖国 .. |
古典诗词资料学习总汇之三
律诗的写作技法 从现在开始步入律诗的写作。我们曾经讲过,律诗首先要写好中间的对仗联。一直困扰大家的就是这个问题吧,那么律诗的中间四联该如何写? 我们把律诗 .. |
古典诗词学习资料总汇之二
五律的四种格式: 由于格律是的格式比较枯燥,所以我们在讲格式的时候会穿插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从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来看,她是采用的反学法,就是先学格律诗,后学古体诗。我们也采用这个办法。 大家以前经 .. |
徐志摩的爱情诗歌赏读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 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 .. |
毛泽东诗词全集
< wind_code_1 >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
李清照的诗词大全
希望李清照的诗词大全能对您有所帮助! 1、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 .. |
古风短句,古典文学精华100句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