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 yDMc
因上期有事没能赶回,这次兼带着两期一起说说。 }UFS Dpo
1[LI
;<?
显然,临近“五一”的两期相关主题的整版报道,想把改革开放30年的今昔巨变,浓缩到工人身上反映出来。平心而论,这个话题很难写。因为每年“五一”都要谈论这个话题,再谈,如果找不好角度则很难谈出新意,闹不好就会老话重说,大道理满天飞。 >v?k@H"?
{ !, ]gA
然而,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见报后的报道从整体看,效果还不错。第一期“工人不再傻大黑粗”,主要从根植于人们脑海中、社会观念中对工人的印象着笔,通过一系列事实报道,来表现当今工人这一群体的知识化、技术化和智慧化。方恒伦等人的报道,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诠释了主题。 b\TOL?((u
vxQ|'"2
第二期主题报道“工人‘转身’”,又落笔于30年改革开放给工人这个群体带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理想追求、婚恋生活等方面的转变,顾永强、李启恩等人的事实报道,也很好地诠释了主题。那么,5月话题的第三期,大家大概应该知道主题从哪方面用力了。 F*K9}@!
\Rw<-@5HQD
接下来我想与大家交流下稿件写法上存在的问题。 ~[<M{j"oO
U%v~Fkz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几次点评时我曾说过的大多数编辑对新闻稿件的好恶,谁能清楚的说出来?? Q;cc=d"
W}66~Qg;m,
对,大多数编辑对新闻稿件的好恶:第一:喜新厌旧;第二:喜短厌长。这里请大家记牢。然而,光记住这两点还远远不够。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第三点:喜活厌死!!活,就是生动,文章结构、语言节奏、措辞造句等都具个性化、特色化。 :bCr
tG;h6
如果说喜新厌旧是针对稿件内容而言的,喜短厌长是针对稿件篇幅而言的,那么,喜活厌死就是针对稿件表现形式而言的。 fVW]5
MNh$NR
我想问一下大家,这期报道中的稿件,大家对哪篇稿件印象最深呢??为何对这篇稿件印象深呢??谁能说说?? ^n`713?$~
|G3S|u
对,看来大家都很睿智,新闻稿除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等等之外,还要有可读性,这个可读性从何而来,一是从所报道的内容本身,而是从写作技巧本身。后者对大家而言做起来难度稍微大了些。大家之所以对金银贵这篇故事印象深刻,就是因为这个小故事的可读性。可读性让此稿魅力四射! A-=Q("q
udfZ.By
对大多数朋友而言,熟悉企业、了解工人,只要采访,选准主题、掌握到第一手素材,估计写好稿件问题不大,这是大家的优势。可长期从事企业总结、领导发言、先进典型上报材料写作的职业特点,却又成了许多人从事新闻写作的羁绊和局限,无论写什么类型的稿件,总是无法抹掉总结、讲话稿的痕迹,摆脱公文式、共性化语言,而缺少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个性化语言。从这两期稿件看,这方面的劣势尤为凸现。 Pdt`=Z$6
J-G;rPV+)
从古至今,写文章讲究生动,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山是什么?有人也做过比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些具体到文章中,就是篇章结构的起承转合。这就是节奏感。一马平川、一目了然固然好,可却单调无趣。 bnXfHa^{x
5t6^BpL
可看看我们最近许多人写就的自述性、事件性报道,许多稿件依然按照过去的套路去写,按部就班叙述,大段的介绍性、概述性、总结性语言,却不知道下点功夫写下现场的对话、细节的描述,而后者除了真实性强之外,就是具有感染力。许多自觉没有什么毛病的稿件没有被采用,其实就是输在这些方面。 ?,6
N<5Y
aN7ajL\
我就不明白了,为何大家不习惯把大块叙述改为对话、描述呢?陈述性语言自觉没毛病,但绝不会生动。 93BRp
T02
.>?O[ =J
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说是虚构的,可为何能引人入胜?让人感到真实得如亲临其境??新闻报道明明是真实的,可为何许多报道写出来后,让人感觉是假的?如果不是我们编造,那就肯定是语言的使用上出了问题。 h6/7KOk~
J' xq"eA;
有的作者,喜欢把话说得完美无缺,却忽略了班组工人的身份特点和班组环境的特点,让工人说出领导干部的语言,你信吗?如果你都不信,那为何要拿这些豪言壮语骗编辑、骗读者呢?朴实无华的语言最能打动人,现场采访到了,却不会用到文章里,这是我们写作中的一大硬伤。 hd.hrm6Y'e
J?EH^5\f
还有就是不会写思辩性稿件,夹叙夹议的稿件,因为这类稿件写起来难度大,所以许多人不肯尝试,但是,我想说,要想让自己“出人头地”,还就必须要以此制胜。希望下期能够看到这类文章。 !^ 'B)k0
|
一共有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