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一出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已经有几位老师 率先写好文章发表了出来。慌忙打开如饥似渴地仔细拜读,就像吸允甘甜的乳汁 一般忙于充电。看罢掩卷,唏嘘感叹。几位老师写得太好了,好的无可挑剔,好快的抢手啊。我心里在想,你们写这么好,弄得我都不知该怎么下笔了。有老师问我这期事评写了吗?我说还没有,好在时间充裕,我不急,慢慢来,总要打打腹稿,好好琢磨琢磨,准备充足才行。其实我心里还是真没底,因为这期事评不好写,很吃功夫,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V=n9<1(A
说到人才,必不是普通人。能称其为人才者, 必然是修学储能,先博后渊。那么,究竟谁眼里的人才 是真正的人才呢?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所谓人才,能人也!必有过人之处,除了有必要得到领导的嘉许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外,还要有很强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方能称其为真正的人才。 {Jt@j$
人才是什么?我们说首先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企业的支柱和财富。其次是其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将其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为企业和社会乃至国家倾其所有,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样的人方能称其为人才也。 9,\3y"|r
现在,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人才太多了,有的人才不被人知,一直默默无闻,英雄无用武之地,纵然有登天的本领,因为被埋没,被冷落,只能悄无声息地自生自灭。如此悲催,只能怨其时运不济,不懂得把握和利用眼前的机遇。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由于被人关注和肯定,为其营造机遇,提供空间,使其得以鲤鱼跳龙门,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 ^<"!
人才也不是什么都懂,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即使你是人才,也要靠大家的力量来推动和帮衬,才能极大地激发你潜在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是你的创造力更加锦上添花,光芒四射。 cu}P;*-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推动企业发展永不枯竭的新鲜血液和强大的动力;人才是企业永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人才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人才必须是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乃至社会各界共同认可的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不是单纯的取决于某个人或领导片面地赞誉和欣赏。其应该具有大众化、广泛性,并不是你有一技之长就能算是人才。人才必须是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而不是靠耍小聪明,搞一些旁门左道,违法乱纪的丑恶勾当,这种人充其量只能算是歪才,和我们说的人才是背道而驰,大相径庭的。纵然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如果你自命不凡,固执地认为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 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若是得不到大家或某个决策者的认可,一切还是等于零。 m,N#(
三国时期的庞统,其才可与日月同辉,是当时最有能耐的两个人之一。徐庶徐元直曾经给刘备推荐过此人,说是当今天下有两位高人:“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可安天下。庞统就是凤雏。庞统在投奔刘备之前曾在袁绍手下供职,因得不到袁绍的重用,弃之投刘。投刘后因其形象气质不佳,没有得到刘的青睐,刘备手下的大将张飞和关羽也对庞统颇有微词。刘备有心不用庞统,又怕坏了自己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把它放到了一个没人愿意去的小县城里,以观后效。不久后,当刘备再次来到这个小县城时,却发现此地竟然被庞统治理的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安定,。并耳闻目睹了庞统奇特的审案方式,挤压多日的公务不消一刻便处理的妥妥当当,且胸有成竹,从容镇定,游刃有余,很是洒脱。刘备这才发现自己慢待了一个人才,随知错改错,委庞统以重任,为其以后成为一方霸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才只有得遇良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千里马”要有伯乐发现才能有所作为。 $g^d6.x\
所以说,只有被广大民众和当权者双重认可和发现 的人才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才能使其充分地施展抱负,发光发热,实现自己毕生追逐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的理想。 THQO9@
[ 此帖被鲁宝林在2013-08-28 18:36重新编辑 ]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