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3-12-01

“一官”要对得起“百姓”(未完待续)

    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召开座谈会,在会上,他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aE;ujEC  
Px8VLZ*  
na8*D\fPR  
>ul5Ct&  
68 @}@cn  
maN%*RT{  

(一) {DJ=vcj$  
d>V *[tM  
    习近平提到的这位“封建时代官吏”究竟是谁呢?考据发现,这幅对联出自清代内乡知县高以之手,为高知县康熙十九年(1680年)撰写意在自警。高以永,浙江嘉兴人,北宋名将高琼第22世孙。他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中举人,十二年(1673年)中进士,十八年(1679年)调任内乡知县,兼管镇平、淅川两县事务。二十七年(1688年)升任直隶省安州知州并兼新安县事。三十一年(1692年)任户部江西司员外郎,后因劳于政务而病卒于官邸,时年63岁。知县高以永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此联之所以久传不衰,就在于它用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与“百姓”的关系,足以令为政者思考和铭记。 ~k\_G|  
vh,Q3p0  
    该对联中,上联提醒官员也是百姓中的一员,故不可欺压百姓,指出官之衣食来源于百姓的依从关系,就是尊崇“民为贵”,以百姓为天。下联鄙视一官之得失荣辱,但决不是目空一切,而是深知一地全靠一官,提出要重视一官,凸显了以民为重的立意,意思是为官者要淡化“官本位”,以勤政为己任。此联告诫官员既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又不计较得失荣辱,还须负起责任来。楹联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辨证关系,语言通俗意义深刻,为后世多处县衙所引用,比较有名的如河南叶县、山西平遥、江西浮梁等地的县衙。许多国家领导人看到这副对联也都深有感触,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作为县衙存念;朱镕基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这副楹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辨证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杨;江泽民视察河南期间注意到此联,还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查该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何人之手。而今,习近平援引该对联,以古鉴今,意味深长。 3PUuhb9(!  
X}5/OfZ  
    如今,这幅对联就挂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内乡县衙的三堂门楹之上。据说,内乡县衙有多阐释官民关系的对联,人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在古代的官署衙门中,除了大堂,都有自己独特的雅称,以示衙门文化的深厚。比如南阳府衙的三堂就叫退思堂,意谓退而思过的意思据《内乡县志》记载,元代散曲创始人元好问于公元1227年到1230年在内乡当县令时,把三堂雅称为“三省堂”2008年11月18日,三堂恢复了自己的雅称“三省堂”。“三省”典故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意思是说“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了吗?老师传授的学业复习了吗?”“三省堂”即由此得名。今天人们所看到的“三省堂”大匾,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谢方开先生题写。 =!w`3+`d  
M *t|[xAW  
    以上是笔者依据现有资料对这幅对联的有关背景所作的整理,后面笔者还会着重从楹联鉴赏的角度谈谈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 Re\D5--t  
(AZA,s V  
(二)
}"kSk$  
    从楹联的功能角度来看,这是一幅典型的“自勉联”,随着联作的传世,该联对为官者也多有“警示”作用。对联以“一官”对“百姓”,不但字面工稳,本身也有警示“官员要对得起百姓”之意;“百姓”仄起为上联,“一官”平收为下联,也表明了“民为贵”之意。上下联以“一官”和“百姓”的“复字”连用,一气呵成,强调了基本的官民关系,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其平民化的口吻读来朗朗上口、触动心灵,寓意深刻、娓娓道来。这些都是该联广为传颂的原因。 Ym]!cf  
N`6:Jh .  
    上联表明的是正确的“权力观”。[size=3][font=宋体]《中国青年报》有文章报道称,记者采访一位领导“你能代表公众么?你以为你能代表谁?”记者要求领导必须回答,对方反问凭什么。“你是我养的。”记者平静又硬气地告诉她。作为公职人员要时刻谨记:百姓养着自己,自己也是百姓“[/font][/size]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表明百姓不但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来自纳税人的供养,甚至于手中的“权力”也是来自百姓。今天的理论根据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字面上是告诫为官者不要认为当了官就可以高高在上、欺压百姓、作威作福,因为自己也是百姓的一员。其中,“欺”是上联的“联眼”:有欺压、欺侮、欺骗之意。类似的用法如“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所谓“自己也是百姓”,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做官,比如做官之前曾是百姓,退休之后还是百姓,在比自己官大的人面前也就是个百姓,自己虽然为官但父母妻儿都是百姓。所以,为官者所有的地位、好处和便利往往都是由于“权力”所带来的,但“权力”不可能伴随我们终身,这就需要为官者懂得与百姓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拿百姓所给的权力为百姓服务是理所应当,反之拿百姓所给的权力祸害百姓就是以怨报德。这比联句所揭示的,就是为官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这种“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警示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i,,>)(  
.re-x/1;`  
    下联揭示的是科学的“政绩观”。笔者对李新才编著的《浮梁县衙匾联赏析》中关于“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的理解比较赞同。他认为这比联句是说“得到一任的官职,并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也不要以为当了官多么显贵而高高在上。为了给百姓作主,即使是得罪了上司,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是丢人的耻辱事。不要说当个地方官左右不了大局,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要知道地方治理得好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全靠地方父母官”。“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字面上是在劝慰为官者要有一个“淡定”的心态,对于官场上的升迁荣辱,不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然则按照李新才先生的观点,实则已经打破了“做官就是为了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光宗耀祖”说到底是为了一家一姓之福祉,非黎民百姓之福祉。这种“为了给百姓作主,即使是得罪了上司,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是丢人的耻辱事”的观点,其实就是为官者“公罪不可无”的要求。“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则表明官员的岗位属于“稀缺资源”,为官者不能不把这个岗位当回事。反之如果在为官心态上始终跳不出“私利”的束缚,就永远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于是就老是嫌官小,一门心思往上爬,往往醉心于“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根本无心顾及百姓疾苦。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的尴尬。只有安心本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好分内之事,拥有“踏地十年”、“功成不必在我任”的觉悟,才是为官之道的根本。 >V)m+pkl  
<nB5J:n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转入第二阶段,县级、乡镇的群众路线教育是当前的重点。总书记重提这幅对联,就是在告诫基层领导干部要时刻铭记自己也是百姓中的一员,要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自觉维护百姓的利益、乐于为百姓弯腰做事,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为老百姓服务的本领,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反之,心里没有老百姓,不为老百姓做事,甚至热衷于搞腐败、欺压百姓,就是最大的失职和犯罪。 X W<VYY7io  
[/font] sn^o:~x-  
[font=宋体]    (作者:胡文江)
BjL3x~N%:f  
"v*QC  


类别: 原创帖文 |  评论(9) |  浏览(3936) |  收藏
一共有 9 条评论
山水之音1 2013-12-04 14:24 Says:
感谢任老师光临!
山水之音1 2013-12-04 14:23 Says: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值得深思,多多借鉴!
为生歌唱 2013-12-01 17:59 Says:
精彩,确实应该弄懂意思,才可以做文章!
任方圆 2013-12-01 16:18 Says:
感谢瓜州美女的点评和提醒!

应该还会有后续的

任方圆 2013-12-01 16:15 Says:
欢迎老屈,不好意思,只能屈就一下坐地板了。
鸿雁 2013-12-01 16:07 Says:
胡老师此文分一二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说对联,第二部分说看法,两部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后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高度提出观点,“要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自觉维护百姓的利益、乐于为百姓弯腰做事,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为老百姓服务的本领,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全文知识性极强,充分显示了老师过强的文学功底,学习老师好文章哈!文末一句心没有老百姓,请老师修改
屈联西 2013-12-01 15:57 Says: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任方圆 2013-12-01 15:55 Says:
欢迎山神,请坐沙发!
浮山神 2013-12-01 14:54 Says: